![]()
近年来,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、家庭餐桌+餐饮聚会+闲暇零食/代餐等应用场景的增加,以及新零售+冷链物流/终端的深入蔓延,以鸭脖为代表的休闲卤制品行业呈快速发展之势。
行业成长空间如何?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,卤制品行业经历了从路边摊、小作坊到头部企业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营销、连锁化运营的跨越式发展,市场需求快速增长、行业体量稳步扩张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《2018-2023 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消费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,我国休闲卤制品市场零售额由2011 年的457.9 亿元增长到2017 年的919.1亿元,增长速度较快(年复合增速15+%);2018 年测算约为1155.5 亿元,预判2020 年将达到1235 亿元(Frost&Sullivan 数据),未来一个阶段仍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。就细分渠道而言,网络电商增速惊人,2010—2015年复合增速40+%,预计2020 年将达1350亿元,将成为休闲卤制品行业增长最快的销量贡献来源。
市场竞争格局如何?休闲卤制品进入壁垒不高,独特的口味/风味是赢得消费者青睐、提升复购率/客户粘性的关键,相对差异化的工艺配方是产品力的重点。历史地看,我国休闲卤制品起步较晚,生产工艺、技术装备水平较低,80%以上的企业还处于小规模、作坊式、手工或半机械加工的粗放式经营状态。从Frost&Sullivan 统计数据看(销售额口径,2017 年),休闲卤制品行业CR5 为20%左右,其中:绝味食品占比8.9%,周黑鸭占比5.5%,煌上煌占比2.6%。预判随着大众对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提升、对快销即食品的品牌偏好,叠加连锁经营带来的规模效应、成本优势,路边摊、小作坊、夫妻老婆店等业态/产能将逐步萎缩,市场份额进一步向更具现代生产、营销、管理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(更优的客户体验、更低的生产 成本、更高的运营效率)。这一趋势已在绝味食品快速扩张进程中得到体现。
当前,主要是两种商业模式:
1、以三品黑鸭为代表的“直营+加盟”的经营模式;
2、以周黑鸭为代表的直营为主的经营模式。休闲卤制品行业尚处于渗透率提升的竞争阶段,行业集中度不高,各卤制品企业均有较大的成长空间。